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之一羊吃白菜是

2023/6/15 来源:不详

白癜风能冶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杨乃武,字书勋,又字子钊,生于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因排行第二,人们又都称他杨二先生。杨家世居浙江余杭县余杭镇澄清巷口西首。其父杨仆堂以种桑养蚕为业,家道小康,生有两子一女。长子乃文早夭,次子乃武,女儿菊贞出嫁后不久丈父即去世。杨菊贞青年守寡,住在娘家。

杨乃武自小聪慧过人,二十多岁考取秀才,同治十二年三十三岁时考中癸酉科举人,也就是冤案发生的那一年。

杨乃武性情耿直,疾恶如仇,平日看到地方上不平之事,总是好管多说。他又有一支厉害的笔,常把官绅勾结,欺压平民等事编成歌谣。官府说他惯作谤诗,毁谤官府。对官府来讲,杨乃武是个“刺儿头”式的人物,这为他以后身陷囹圄埋下隐患。早年杨乃武还是秀才时,就与当时只是九品官吏的刘锡彤结下怨仇。

刘锡彤早年是余杭县城外一处关卡的九品小税吏,管理来往商客的船只课税之权,但他对老百姓的正当买卖也时常敲诈勒索。其人无恶不作,引起当时二十多岁秀才杨乃武的愤恨,欲锄而去之。

有一次当地修桥铺路,需人去杭州府采购基建材料。杨乃武自仗秀才,又急公好义,即自告奋勇到杭州府去采购,顺便拜谒在杭州任知府的老师。杨到杭州府后,购置好建材装完上船只,在拜望知府老师之时,请知府出一免税的公文,用以对付刘锡彤。杨乃武押运的货船回到余杭关卡时,并不对查税的税吏讲明船上所运是公益之用的建材,也不出示杭州府出的免税公文,只佯称自己是商船,暂将货船停泊抵押,自己回去取税银。

杨乃武在再去杭州的途中,悄悄将杭州府发的免税公文拿出来拧成两截,一截立即销毁,另一截揉揣在怀里去见他的老师。杨称“刘锡彤扣船敲诈,见了免税的公文欲夺去撕掉,被自己抢得快,才抢到这半截”。讲罢从怀中取出剩下的半截公文,呈给知府过目。知府见后大怒,认为有州府免税公文证明杨乃武是为公益办事,刘竟然也要敲诈,财欲熏心胆大包天;于是立即发一火签,将刘锡彤的税吏免职。这位九品官当时还不知道,自己的红顶子是为什么被摘掉的。

后来,刘锡彤还是得知是当地的杨秀才从中捣鬼,从此结下了仇恨。刘锡彤立誓要报仇雪恨,他到北京去花了五千两银子,捐得余杭县知县官职。其时杨乃武已考中举人。刘对杨这个“刺儿头”的举人虽衔恨刺骨,但一时也找不到报复的机会。

关于毕秀姑的身世,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她不是余杭人,是太平天国时从南京逃难出来的一个难民的女儿,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在逃难中死了,小白菜母女即流落于余杭仓前镇;一说她本是个土妓;一说她是葛家的一个童养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毕秀姑出身穷苦人家,童年即死了父亲,既无伯叔,亦无兄弟。因生活无靠,其母王氏即改嫁于余杭镇一个叫喻敬天的小贩。秀姑随母到喻家,她容貌秀丽,人很聪明,手脚勤快,但继父却不喜欢她,常受市井无赖的调笑侮辱。秀姑经常爱穿件绿色衣服,系条白色围裙,人又清秀水灵,看似一颗雨后青嫩白菜,街坊便给她起个绰号叫“小白菜”。

毕秀姑十七岁时,嫁夫葛品连。秀姑嫁给葛品连以后,因丈夫矮小长得像水浒传中的武大郎,而她貌美如潘金莲,人们又叫她“毕金莲”;又因丈夫是做豆腐的,又有人叫她“豆腐西施”。这些外号,显然都是带有侮辱性的。

葛品连,乳名“小大”,是余杭仓前镇对岸葛家村人。家里原开豆腐店,其父葛大死后,豆腐店就不开了,葛品连便到余杭一个豆腐作坊当伙计。母亲葛喻氏,在品连之父死后,改嫁给一个名叫沈体仁的木匠,故又称沈喻氏。一八七一年(同治十年)沈喻氏托品连的干娘冯许氏为媒,聘毕秀姑为品连之妻。

毕秀姑和葛品连,俩人本是一对苦命人,是芸芸众生中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物。俩人出身也颇为相似,都是幼年丧父,父死母嫁,后随母跟继父过日。

杨乃武和小白菜原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人跟人之间的缘分,总是那么的奇妙,两个原先没有任何关联的人,最终被命运被连在了一起。

葛品连家无房屋,是入赘喻敬天家和秀姑成亲。继父本来就不喜秀姑,家中房屋又不宽裕,久居自然不便,想在外面另租房屋。适逢杨乃武家请品连继父沈体仁修房子,房屋修好,三楼三底,除自居外尚有余屋一间。葛品连即托继父沈体仁向杨乃武承租,月租一干文。当年四月二十四日,葛品连与毕秀姑搬到杨家居住。

葛品连在豆腐店里做伙计,工作辛苦,每天半夜就要起床做豆腐,因此常宿在豆腐作坊,晚上很少回家睡觉。

秀姑聪明伶俐,热情大方,空闲时常帮杨家做些家务,因而杨乃武夫妇都很喜欢她,待她如同家人。因品连常不在家,秀姑独处一室,形孤影单,杨乃武之妻詹彩凤就常招呼她过来一起同桌吃饭。秀姑在成亲前,常受人欺侮,搬入杨家后,因为杨乃武的呵护,一些市井无赖就不敢来了,杨看到这些人来是要骂的。秀姑仰慕杨乃武的才学,便请他教自己读书认字,之后杨乃武又教她念佛经。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诵经读书时间久了,街坊邻里就起了闲话,“羊(杨)吃白菜”的闲话就这样在街坊邻里传开了。

这些闲话传到葛品连耳里,葛品连心生怀疑,为探实情,有几个晚上悄悄潜回家,在门外屋檐下偷听。确实听到杨乃武在教秀姑读经卷,但并没听到什么私情话语。品连没有“捉奸捉双”,心下稍慰,但眼见孤男寡女同处一室,这又不能不让他心生恼火。他将流言及偷听情形,告知其母沈喻氏。沈喻氏来时,也看到过秀姑与杨乃武同桌吃饭,听品连一说,心里也有些怀疑。沈喻氏肚里搁不住话,偶尔把这件事情原委向邻舍谈起,于是巷闻遍传,流言蜚语就更多了。

为了避免嫌疑,葛品连听从其母沈喻氏之言,另行租屋居住。于是在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品连与秀姑便移居太平弄口喻敬天表弟王心培家。秀姑搬出后,杨乃武即从未到过葛家,秀姑也未来过,两人再无交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5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