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何主动提出要为杨乃武和小白菜翻案原
2022/10/20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重庆哪家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27292293087593&wfr=spider&for=pc
慈禧之所以主动提出要为杨乃武和小白菜翻案,主要是想通过此案削弱湘系在地方的势力,并借机加强朝廷和她自己的权威。
清廷借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后,湘系官员掌控了朝廷东南半壁江山,江浙地区的督抚级高官,有不少都出自湘系。慈禧把曾国藩从两江迁至直隶,以马新贻代之,以便削弱湘系官员在两江的影响力。结果,马新贻稀里糊涂被刺死,慈禧明知是湘系所为,下令严查,却查无实证,只能草草结案。可见湘系之强硬,给中央集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曾国藩去世后不久,杨乃武和小白菜案发,给了慈禧打击湘系的机会。
同治十二年,浙江余杭一个叫葛品连的人因病而死,他的家人认为葛品连的妻子小白菜与杨乃武有奸情,二人遂用砒霜合谋杀掉了葛品连。家人告到县衙,知县刘锡彤遂以通奸并谋杀亲夫的罪名逮捕了小白菜。小白菜屈打成招,承认用砒霜谋害了葛品连,而砒霜就是杨乃武给他的。
刘锡彤决定传唤杨乃武,奈何杨乃武有举人功名,于是他将情况汇报给了杭州知府陈鲁。陈鲁是湘系的人,他力主革除其功名,继续对其进行提审。在他的运作下,杨乃武的举人功名被革除,进而屈打成招。最终判决杨乃武斩立决,小白菜凌迟处死。
杭州府随即把上述处罚决定递交给上级,浙江按察使蒯贺荪和浙江巡抚杨昌浚都偏袒杭州府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人都是湘系。于是,该案被上交到刑部审核。
紧接着,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跑到京城去告御状,都察院遂将此案打回,令地方官重审。结果,此案又回到了浙江巡抚杨昌浚的案头。杨昌浚又将此案交给杭州知府陈鲁重审。可想而知,陈鲁自然是维持原判。
杨菊贞决定再次进京告状,此次告状得到了浙江籍京官、翰林院编修夏同善的支持。他亲自把诉状递到了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案头,翁同龢在看过诉状后,决定以同治帝御批的形式将此案再次打回重审。
但杨昌浚依旧不予理会,又一次维持原判,上报刑部,由此引来各路言官以及浙江籍京官的质疑,纷纷弹劾杨昌浚,并提出要派钦差彻查此案。于是,清廷决定派浙江学政胡瑞澜再审。胡瑞澜并非湘系,但他惧怕湘系势大,遂消极查案,最后上奏说此案并无冤情。
这下终于捅了马蜂窝了,先是官员们不干了,尤其浙江籍的京官,更是意见很大。他们连连表示要替浙江士子向朝廷讨个说法,实际上是在借机同湘系,也就是湖南籍官员争夺话语权。能够借机压倒湘系,也就是湖南籍官员。就连民间都开始呼吁为杨乃武和小白菜洗刷冤情,以《申报》为代表的民间媒体争相跟踪报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间舆论。
民怨沸腾之际,慈禧出马了。
她先是召见翁同龢和夏同善,听取他们对此案的看法,接下来就下令把杨乃武押到北京,由刑部直接审理。由于慈禧的介入,无论是刑部还是各级官员,都不敢消极应对,案情很快得以侦破。会审的最终结果是,葛品连是病死,杨乃武是被冤枉的。
但刑部却迟迟没把会审结果奏报给慈禧和光绪帝,因为他们也在观望形势。此案不但牵涉湘系,更牵涉浙江余位官员,一旦下令严肃处理,浙江官场势必塌方。可如果一笔带过,不做理会,也势必会助长湘系的嚣张气焰,削弱朝廷的权威,尤其是慈禧作为大清朝实际掌舵人的权威。
由此,朝廷内部分为两派,一派以翁同龢为首,主张严办,另一派以丁宝桢为首,主张不为杨乃武翻案,睁一眼闭一眼即可。
慈禧的选择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对于小官小吏,严加惩处,对于重要官员则奖惩并用,目的在于威慑湘系,巩固朝廷尤其是她本人的权威。
首先,她决定为杨乃武翻案,杨乃武和小白菜无罪释放。
接下来,就是惩罚相关渎职的官员了。知县刘锡彤发配黑龙江。知府陈鲁被革职。浙江按察使蒯贺荪已经去世,不予追究。浙江学政胡瑞澜先是被革职,但很快又被重新启用,担任广东学政、礼部侍郎、光禄大夫等职。浙江巡抚杨昌浚亦先是被革职,又被重新启用,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历任甘肃布政使、署理陕甘总督、漕运总督、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陕甘总督兼甘肃巡抚、兵部尚书等职。
不过,杨乃武虽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仍被认为是有生活作风问题,举人功名不予恢复。小白菜那就更惨了,基本上名声就臭了大街了,虽然无罪释放,但社会舆论也难容一个疑似的通奸之人,最后她只得出家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