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口,儿时的味道

2023/6/10 来源:不详

北京怎样治好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

南京人

出了名的爱吃野菜

马兰头、荠菜头、枸杞头、香椿头

豌豆头、苜蓿头、小蒜头、菊花脑

每年春天

“七头一脑”就成了南京人的心头好

那到了秋冬时节

南京人都吃什么呢?

??

本地菜“矮脚黄”大量上市

成为老百姓的餐桌“常客”

乖乖,真香!

这几年,蔬菜专家们不断进行提纯复壮,让餐桌上的“矮脚黄”悄悄“更新换代”,回归传统老味道。南京人也都发现,“矮脚黄”变好吃了!

“矮脚黄”

南京本土青菜

是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的青菜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喜食白梗菜的地区种植。

滑动查看详情

南京人把小白菜俗称为青菜

青菜分为白梗和青梗

“矮脚黄”是白梗的代表性品种

如今,小白菜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上市。而30多年前,老百姓想要在酷暑和寒冬吃上小白菜是奢望。

上世纪70年代,蔬菜专家曹寿椿培育出了“矮脚黄”优良亲本材料。80年代,南农教授刘惠吉把“矮脚黄”由二倍体培育成四倍体新品种,品质提高、口感更好。

近些年,南农小白菜遗传育种专家侯喜林、张蜀宁、李英、王建军等人又以“矮脚黄”为亲本材料培育出“暑绿”“寒笑”“热火一号”“热火二号”等新品种,让小白菜四季“不缺席”。

年,曹寿椿在扬州试验田里发现,经多代自交,南京“矮脚黄”后代中出现6株雄性不育株。经过5年努力,她选育出“不结球白菜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

年,侯喜林加入南农小白菜研究团队,作为关门弟子,跟随曹寿椿进行小白菜研究。他首先着手攻关的就是因热害、冻害等导致不结球白菜品质下降的问题。经过许多挫折,侯喜林和他的科研团队终于培育出可以在夏天收获的“暑绿”、能在冬天品尝到的“寒笑”等特色品种小白菜,老百姓的餐桌上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小白菜。

“现如今,老百姓对小白菜还要求口感好、营养丰富。”侯喜林表示,他和团队历经十余年漫长的选育,一款每克中含毫克维C的新品种诞生了,因为叶子卷曲像一朵朵玫瑰,他们把它命名为“黄玫瑰”,该品种于年荣获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黄玫瑰不是耐寒吗,在今年夏天,我们通过试验,筛选出了2个耐热的黄玫瑰杂交组合,后面我们要大面积推广,让老百姓夏天也能吃到颜值高、营养好的黄玫瑰。”侯喜林说。

以前品种比较单一

农户自家少量留种种植

纯度还能基本得到保证

同时施用的都是农家肥

风味自然是最正宗的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葛建介绍,如今,随着蔬菜市场的发展,需求量的增大,农户会同时种植各种品种的青菜。青菜是异花授粉作物,在风力和虫媒等作用下极易串粉,随着时间推移,“矮脚黄”的品种也越来越不正宗,品种纯度降低,口感风味、品质自然越来越不像“矮脚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现在的蔬菜没有了小时候味道的原因之一。”

据悉

为“复原”“矮脚黄”原来的味道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年底开始

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

南京“矮脚黄”“兔子腿”

进行提纯复壮

采用大棚加防虫网的方式隔离筛选

避免串粉,提纯复壮,保持种性

“矮脚黄”的提纯复壮至少需要3代以上,也就是3年以上时间。葛建说,近几年,他们相继推出了一些纯度较高的“矮脚黄”新品种,取得了初步成功,目前他们正进一步提升“矮脚黄”的品种纯度,让“矮脚黄”的味道越来越正宗。

“在外形上,经过提纯复壮后的“矮脚黄”与市场上的品种其实差别不大,只有吃到嘴里才能区别出不同的口感风味。”葛建表示,研究成果需要农业主管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多方助力才能更好地推向市场,这样才能让南京老味道一直流传下去。

内容来源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

原标题:《这一口,儿时的味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