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太原奇案,本已屈打成招成了铁案,为
2023/1/10 来源:不详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出现过许多光怪陆离的传说,也有因为大家脑洞大开而留下的奇人异事。比如我们熟悉的《聊斋》,里面的书生和各种精怪的故事,往往看得人热血沸腾,津津有味。说实在的,这些故事搁现代,不一定有几个人能写的出来。
慈禧当政期间,出现了无数的奇情冤案。这些案件,远远比那些作家写的更精彩。这当中,最出名的要属“清末四大奇案”。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杨乃武与小白菜”不过是一桩冤案,“杨月楼案”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张汶祥“刺马案”极有可能只是一个“黑”字。
只有最后一个“太原奇案”,称得上是真正的“奇”
奇案开始:本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私奔事件
清末道光年间,太原有一个叫张百万的富翁。这个富翁没有儿子,所以将两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锦衣玉食地捧着。这两个女儿,老大叫金珠,老二叫玉珠。其中老二玉珠和一个叫曹文璜的秀才早早就定下了婚事,只待年纪到了,两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一起。
孰料天有不测风云,曹文璜家里突遭横祸,曹文璜从一个富二代沦落为穷秀才。嫌贫爱富的张百万,立刻将玉珠另外许配给一个姓姚的富商,撕毁了和曹家的婚约。但是两年轻人不干啊,感情又不是闹钟,一按就停。这两人凑在一起一合计,索性私奔得了。
那是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玉珠和曹秀才连夜赶路,晚上投宿在一个叫莫老汉的家中,这个人家里是卖豆腐的,家里有一头毛驴。听完两个年轻人的遭遇,他非常热心地将毛驴借给二人私奔。(也许他内心曾有个没实现的私奔梦吧)
接下来就是张百万这边。悉心栽培的女儿竟然不见了,张百万自然是气得胡子冒烟。他也算是了解女儿家的心思,第一个就找到了大女儿金珠家里。结果人没找到,却把金珠的情夫找出来了。这个叫定慧的和尚,就这样被藏着衣柜中,一路拉回了张百万家里。
高潮部分:事情朝着奇怪的方向去了
回到家的张百万,简直是怒不可遏。一方面他生气二女儿没有找到,另一方面又为大女儿的出轨而痛心。但是还没有等他有多余的情绪,更大的麻烦来了,被抬回来的定慧和尚竟然在衣柜中被活活闷死了!这可如何是好?本来是个找女儿的小事,结果变成了人命关天的大事。
张百万不愧是久经风雨的人,很快他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令人将和尚换上二女儿的装扮,谎称二女儿暴病身亡。还像模像样地给“玉珠”置办了一个灵堂。事情的转折就在这里,定慧并不是真的闷死了,他只是闷晕了。半夜时分,他乘人不备,就偷偷逃了出来。
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定慧连夜逃走,露宿的人家又是那个卖豆腐的莫老汉。莫老汉好心将自己的衣服借给定慧穿上,定慧将自己一身名贵的衣服留给了莫老汉。独自潜逃。要说这和尚也是不安分,逃亡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一个姘头,两人相遇,旧情复燃,于是他和这个姘头半推半就,马上就要成好事了。
这时,姘头的丈夫吴屠户突然回来了。没有哪件事比撞到自己老婆和人通奸更令人上头的。怒火中烧的吴屠夫,拿出自己杀猪的力气和定慧厮打在一起,一不小心就把定慧送了西天。夫妇本是同林鸟,在处理定慧的问题上,两人非常有默契地将定慧扔到了井里,就此不提。
尾声: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砥节出面让案件真相大白
定慧的尸体没多久就被发现了,根据他身上的衣服,当时的县令杨重民找到了莫老汉。莫老汉自然是百口莫辩,杨重民急于立功,就将这个卖豆腐的老汉屈打成招,卷宗被呈送到刑部审核。
十几天后,曹文璜回来听说了此事,立刻去找杨重民伸冤。能做出屈打成招的县令,是能听得进别人伸冤的主吗?就这样,曹文璜也被以莫老汉帮凶的名义下了大狱。最后,还是玉珠出面请曹文璜的好友,山西提刑按察司的陈砥节出面,才算审清了这桩案子,真正的凶手吴屠夫判处秋后问斩,杨重民因为草菅人命被革职,此案终于落下帷幕。
这桩“太原奇案”因为过于曲折和戏剧化,又没有相关的史实史料,所以很多人都认定,这个案子姑且就当一个故事看看即可。也许故事是真的有,但是没这么离奇,应该是后人不断口述,增加了自己的内容进去,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太原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