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敢诛杀慈禧最

2022/10/25 来源:不详

川菜“宫保鸡丁”的发明者丁宝桢,在清末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曾到刑部大发雷霆,主张按原拟罪名将杨乃武处决;

他在担任山东布政使时,还曾做过一件轰动京城的大事:诛杀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安德海。

丁宝桢是个什么样的人?

丁宝桢祖籍贵州平远,咸丰三年得中进士,母亲去世回家服丧期间,正巧遇到遵义的杨隆喜造反。丁宝桢倾尽家资,自行招募勇士为保卫家乡而战。

随后,又遇到当地发生多起其他小股匪乱,于是咸丰下旨,授予丁宝桢编修的职务,令他暂不返京,留在当地平定叛乱。

丁宝桢在没有军费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又招募到了几千兵士,并平定了平越、独山等许多地区的匪乱。

到了同治二年,丁宝桢升任山东按察使,他为人正直勇武,刚正不阿。

他在山东任职期间发生了一个意外:僧格林沁在平定叛乱时战死,朝中有人认为是丁宝桢救援不及时,因此,他遭到弹劾被降职三级,直到第二年,朝廷重新任用他为山东布政使。

时任山东巡抚阎敬铭,非常欣赏丁宝桢的才能,在其退休前,向朝廷举荐,将丁宝桢提拔为山东巡抚。

当时各地除了有太平天国运动外,还有其他反清组织,比如捻军,丁宝桢在山东任上,多次与捻军交战,但因为一次战事失利,受到清廷责罚,被革职留任。

到了第二年,西边的捻军突然奔袭河北定州,使京城恐慌,丁宝桢审时度势,戴罪立功,立即率领三千精锐部队日夜兼程,拱卫京师。皇帝对此大加赞赏,此后对他极为器重。

到了光绪二年,丁宝桢出任四川总督,当地官员徇私舞弊之风盛行,朝廷担心丁宝桢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于是表现出对丁宝桢高度的信任,并鼓励他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和为官的本分。

受到朝廷的信任和鼓励后,丁宝桢更加勤勉,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经他治理下的四川,官场风气大为好转,同时,他还剿灭了各地匪患,使百姓的生活更加稳定祥和。因此,他所治理下的四川百姓,对他非常拥护。

生活中的丁宝桢,非常喜欢吃辣和花生米,经他的发明,将辣椒和花生米一起放入鸡丁中爆炒,味道非常鲜美。由于他任太子太保,属于“宫保”之一,于是人们把他发明的这道菜命名为“宫保鸡丁”。

光绪十一年时,丁宝桢在四川去世,被朝廷追授为太子太保。由于百姓非常爱戴他,朝廷特许在山东、四川及贵州三个地方为他设立祠堂。

安德海上位

安德海祖籍直隶南皮县(今天的河北省南皮县),因家境贫寒,安德安九岁时便净身进宫当了太监。

由于他处事圆滑、为人机敏,很快被咸丰皇帝选到身边任近侍太监。

咸丰去世时,立下遗命,由皇长子载淳继位,因考虑到皇子年幼,便安排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这时候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欣勾结,准备发动政变夺取权利,但是诡计被顾命大臣们识破,奕欣无法进宫。

于是,慈禧派安德海作为联络人,往返于奕欣及慈禧之间传递密谋信息。后又经安德海密谋,试法让欣奕悄悄进宫与慈禧秘密商议。

最后,慈禧成功发动了“辛酉政变”,夺取了权利,同时削掉了八位顾命大臣的权利。

在此次事件中,安德海为慈禧立下了汗马功劳,慈禧将其升任为总管太监。

后来,慈禧一人独大,又与安德海密谋,顺利将恭亲王奕欣的职务革去,过了一个多月,又重新启用恭亲王奕欣,令他在军机处行走。

慈禧恩威并用,既剥夺了恭亲王奕欣的权力,又能将其利用,这样的手段想必也是出自安德海之手。

通过这几次事情,安德海倍受慈禧赏识,于是内心开始膨胀,在宫里骄横跋扈、不可一世。

朝中大臣要么对其曲意逢迎,要么对其咬牙切齿,但碍于慈禧的淫威而不敢对其下手。

同治七年,风光无限的安德海在北京某个大酒楼内张灯结彩、大宴宾客,迎娶了戏班中一位年仅19岁的美女马赛花为妻。

本是令人不耻的事情却得到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赏赐给他白银上千两,各类绸缎锦织上百匹。

此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朝中大臣以为不耻,城中百姓将此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安德安的诸多言行,引得朝中大臣不满,而他自己却仍然招摇过市不知收敛,凭借着慈禧的淫威,他不仅随意中伤大臣,而且还不时在慈禧面前打同治的小报告,导致同治多次被慈禧训斥。

安德海为何被杀

同治八年,安德海以为同治皇帝大婚置办龙袍为由,请示出宫。得到慈禧的准允后,安德海兴高采烈地带着一帮随从,招摇过市地出宫了。

一路上,安德海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严令各地官员对其迎来送往、协助采购各类物资,他也借机从中大肆敛财。

清朝自顺治皇帝起,为了防止太监乱政,为太监定下了几项规定:

:一、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二、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三、不许招引外人;四、不许交接外官;五、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六、不许假弟侄名色置买田产,从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

因有慈禧懿旨,安德海忘乎所以,全然不顾这些规定,进入到山东德州境内时,安德海为了敛财,仍然照例要求当地官员协助采购。

然而他却未携带执行皇命的相关公文,在德州任上的知州赵新,也没有接到朝廷的相关指令,因此对此事感到不解。

于是,行事谨慎的赵新便将此事上报给了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以请示如何应对。

丁宝桢早就听说了安德海在宫中的各种不耻行径,对其早有诛灭之心。所以接到赵新汇报后,丁宝桢立即派人将安德海逮捕,同时秘密向慈安太后汇报,列举安德海私自出宫后,在民间大肆敛财、欺压扰乱民众等罪行,并请旨将其就地正法。

几天之后,丁宝桢收到慈安太后准允的密令,于是就在山东,将安德海正法。

慈禧与慈安的关系

安德海被杀,或多或少有”两宫“争权夺利的原因。因为丁宝桢是直接向慈安太后请旨,得到准许后将安德海诛杀的。

安德海是谁的人,丁宝桢知道,慈安太后当然也知道,但慈安太后的所作所为,大有打狗不看主人的脸的意思。

这不得不说一说慈安太后与慈禧的关系。

慈安是皇后,论资历、论地位,都远在慈禧之上。慈禧本是妃子,只不过”母凭子贵“,儿子同治继位后,她才有机会被尊为太后。

慈禧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慈安面前,慈禧根本不敢造次。

然而慈禧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早在咸丰在位时,慈禧深知自己的地位,不敢在后宫争权夺利,表面上刻意讨好拉拢慈安。即便是在儿子同治继位后,慈禧通过政变获得垂帘听政的权利,也不敢明目张胆对慈安下手。

所以安德海被杀,这种故意打脸的事情,慈禧也并未深究,可以看出慈禧还是非常有城府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慈禧会永远低头,慈安的猝死,她也有说不清的干系。

另外还有一件事,开篇所提到的杨乃武案中,最后朝中形成两大派系的争吵,一派是文官,另一派则是以丁宝桢为首的封疆大吏。

丁宝桢主张维持原叛,对杨乃武处以极刑,由于他为官清廉、性格火爆,朝中许多官员都惧怕他,杨乃武案眼看就要受他的影响而结案了,但慈禧力排众议,为杨乃武平了反,并且将涉案的一百多名官员全部革职查办。

从这件事来看,慈禧并没有忘记丁宝桢杀害安德海的事。

那么,慈禧最后是怎么报复丁宝桢的呢?

慈禧怎么报复丁宝桢的?

丁宝桢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但脾气火爆,并且诛杀安德海得罪了慈禧,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不会有好结局。

但令人奇怪的是,直到丁宝桢去世,慈禧都没有报复过丁宝桢。

这里面的原因或许有三:

一是安德海的所作所为确实太过分了,在朝中早已引起了公愤。因此,丁宝桢杀安德海的事得到了朝中大臣们的赞扬,影响力太大,慈禧不好对丁宝桢下手。

二是丁宝桢自身原因,丁宝桢身正不怕影子斜,做事不昧良心,诛杀安德海,不是为了一己之私,问心无愧,一身正气令慈禧折服。毕竟丁宝桢在晚清的官场上也算得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

三是慈禧是个聪明人,她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公报私仇杀一个丁宝桢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而垂帘听政、手握朝政大权才是她应该要的。要得到长期的权利,必须得到众臣的拥护,杀一个丁宝桢不要紧,但很容易使其他大臣与自己离心。

所以,从丁宝桢未遭到慈禧报复来看,不得不说,慈禧确实是一个历害角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