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牵扯到多少官员原来
2022/10/17 来源:不详北京有那些中医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720/4659338.html
有晚清四大冤假错案之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有许多影视剧都反复呈现过。为了剧情的需要,个中情节,难免与当年的糊涂官的糊涂判一样,是有许多出入的。
那么,真实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如何?冤案平反后,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命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杨乃武,余杭人氏,居住余杭镇县前街澄清巷口。清同治十二年八月中了举人,时年33岁。他为人耿直,好管不平之事出有因,与余杭知县刘锡彤积怨颇深。
当时,镇上有一漂亮姑娘名叫毕秀姑,因常穿绿衣白裙,街坊唤她外号“小白菜”。她18岁那年与葛品连成亲,租住杨乃武家的后屋一间,两家相处和谐,毕秀姑常到杨家聊天吃饭,杨乃武教毕秀姑识字经。街坊中好事之徒便传言“羊(杨)吃小白菜”。在封建时代,一对男女的交往,当然是不合时宜的,闲话传久了,连葛品连心中也产生怀疑,遂搬出杨家,移住他处。
这是经过剧本加工之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而真实的杨乃武案,比剧本要更加荒诞,也更直观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社会的扭曲和丑陋。小白菜的丈夫深夜莫名死去,街坊里风传她与杨乃武暗通沟渠,两人眉来眼去已久,因此可能是两人串通,在夜间毒害了小白菜的丈夫。这件传闻被小白菜的婆婆听到,就一纸诉状,把两人告上了县衙。县令因被收买,就断定小白菜的丈夫确实是被毒杀,将小白菜与杨乃武统统打入了监牢。
可杨乃武有不在场证明,死者去世前后的几天里,他并不在县里,而是有事外出,所以他没有作案时间。但这一切在县官面前丝毫无用,他们对小白菜施以各种酷刑,包括用烧红的铁丝刺双峰,用滚烫的锡熔浇身体,在这些残忍至极的刑罚之下,小白菜屈打成招,承认了这件“冤案”。
说复杂也复杂,重点在一个“官”字,小官可以摆平的事,却因个人恩怨搞成冤案,当摆不平的时候便赶紧攀高枝拉关系找圈子,结果上级收了好处自然偏袒,上级的上级为了拉拢下属自然继续偏袒,上级的上级的上级为了搞平衡自然不会把草民贱民看在眼里,终了发生了翻转,上级的上级的上级的上级发现这事可以借此收拾一下有些叛逆的下级,便发回重审,杨乃武和小白菜幸运的躲过了杀头之祸,但也烙下了终身的残缺,一言可以蔽之,“官官相护何时了,到头不过走过场。”
真个案情发展走势到最后结果,“法”这个东西在其中不过是个由头和粉饰,就像站台小姐脸上的妆容,远远看去借助昏暗的灯光发现长得不赖,但当第二天酒醒蓦然看见了真相,一下子被吓得连内裤都来不及穿上就赶紧跳起来逃走了。
不过,无论剧情如何辗转反则千转百回,对大多数群众而言,能够引起兴奋刺激欢喜的还是结果的一幕,好一大群着官服看着威严无比官气十足的大人们愁眉苦脸的摘下头顶上的标志着职务地位的顶戴花翎,顿时立即会引起尖叫和欢呼,因为这一幕至少让无数草民贱民群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和暂时的朗朗乾坤。
杨乃武和小白菜,这是搞事情啊,弄出了这么大的场面!来来来,赶紧看看这一群里都是什么货色。
余杭知县刘锡彤,此案的罪魁祸首始作俑者,革职流放,不知有多少牵扯被查办的官员当时对这厮有多么的咬牙切齿。
毕秀姑因不避嫌疑,与别的男子走动调笑,致招物议,杖八十。杨乃武因不遵礼教,革去举人身份。
杨乃武出狱后,以养蚕种桑为生,民国3年()患疮疽不治而死,年74岁,墓在余杭镇西门外安山村。毕秀姑出狱后,在南门外石门塘准提庵为尼,法名慧定。民国10年()圆寂,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