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慈禧的博弈不显山不露水,刺马案
2024/10/6 来源:不详郑华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后,曾国藩发了愁。为了消除朝廷对自己的猜忌,裁撤湘军倒不是难事,可羽翼被剪除,没了叫板的硬实力,朝廷如果趁机秋后算账,怎么办?
曾国藩饱读史书,当然知道历朝历代,强臣自断臂膀也很难换来皇家的仁慈,只有死人才会让他们彻底放心。更何况,对于慈禧的手腕,曾国藩更是门儿清。
01
同治五年,放着年富力强的李鸿章不用,慈禧强令曾国藩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师剿捻,曾国藩刚刚稳定大局,慈禧立即换上李鸿章来摘桃子。
慈禧的意图很明显,一是要动一动曾国藩两江总督的座基,二是要动一动曾李师徒二人的关系。
紧接着在同治七年,慈禧以剿捻功成为借口,让曾国藩北上接任了直隶总督一职,给曾国藩来了个明升暗降,然后就出了杀招,让跟八杆子打不着的马新贻接了曾国藩的两江总督。
不知道马新贻是否得到慈禧密旨,此去江南,要查清洪逆“圣库”财物的真实情况,反正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这么回事,因为慈禧不可能忘了天京城破后湘军的大肆抢掠。
可以说,曾国藩奉旨北上,表面上是荣耀,实质却是凶险。
02
慈禧见到曾国藩也不拖泥带水,除了必要的寒暄外,她只问三件事:江南撤勇、湘军将领、直隶练兵。
慈禧一边要地盘,一边找麻烦,这手腕够老道。
曾国藩见力化力,随曲就伸,反正是不和你慈禧顶着干,你说啥就是啥,让慈禧的每一招都落不到实处,
慈禧一招不成,紧接着又给了曾国藩一刀,她借着天津教案把曾国藩搞了个里外不是人,西洋人嫌曾国藩办事不力,国人骂曾国藩奴颜卑膝。
挨了天津教案这一刀后,曾国藩几乎名誉扫地,这对曾国藩是个危险信号,历代皇家收拾权臣都是这样,先是泼污水,一旦动了杀机时,叫你有口难言。
03
曾国藩心里很明白,他如果再不出手反制,他就会成为朝廷的菜,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看心情。
这时候就发生了晚清有名的刺马案,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一名刺客一刀捅死了。
刺马案发生的时间是同治九年八月二十二日,八月三十日,曾国藩接到上谕,慈禧命他重任两江总督,前往江宁查办此案。
接旨后的曾国藩以自己病躯无法承受为由,请辞了慈禧的任命。几日之后,慈禧又是一道上谕,意思是只要你曾国藩还有口气喘看,就得去把这事办了。
先前是调虎离山,现如今是“请”虎归山,意味深长!
04
刺马案并不复杂,一个叫张汶祥的人杀了马新贻,人没跑,束手就擒。关于张汶祥杀马新贻的原因,社会上有各种说法,有的人说是背信弃义,欺朋友妻,也有的人说是马新贻原本就是混进朝廷的奸细,还有的人说是马新贻肆意打击湘军遣散将领,不给人活路。
总之,杀人的是义士,被杀的是走狗,是恶人。这事儿造成了一个结果,被遣散的和没有被遣散的湘军各路人马骚动不安。
这结果是谁不想看到的?当然是朝廷。
这事儿的幕后主使的嫌疑最大?当然是曾国藩。
从事后看,这事儿谁的收益最大?还是曾国藩。
05
曾国藩在接到第二道上谕后,还是没有立刻就动身的意思。
慈禧只好召见曾国藩,两人的对话平淡的不能再平淡,平静的不能再平静。
慈禧问曾国藩,马新贻这事难道不奇怪?(你敢说这事与你无关?)
曾国藩回答,这事很奇怪。(反正你不会说破。)
慈禧又说了一句,马新贻办事能力很强。(差不多就行了,马新贻是替罪羊。)
曾国藩紧跟着顺了一句,他办事能力确实很强。(没办法,他在错误的时间,去了错误的地方。)
这简单几句话后,这场君臣间的博弈就算结束了,曾国藩赢了。这几句话后边的深意,大家自己品味。
后来,曾国藩磨磨蹭蹭地回到自己的地盘。
06
曾国藩在处理这个刺马案时,不管是慈禧派来的刑部尚书郑敦谨,还是就在江宁地方上的的几员大吏,全都很配合地回避了。
案子最后是这样结的,张汶祥乃漏网长毛,与马新贻既有仇,后来又受海盗收买,所以拼死行刺马新贻。判张汶祥拟凌迟处死。
至此,两江之地再无人敢轻易染指。
这套《曾国藩》,用生动的故事书写史实,讲述了曾国藩六十年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值得一读,更值得收藏。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了解祥情。
价格也不贵,这是三本的价格哦,也就是一顿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