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和杨乃武的冤案,这件冤案的特殊之处

2022/11/1 来源:不详

小白菜和杨乃武的冤案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为什么晚清时期众多冤假错案中偏偏这一案件得到了从底层人民到高层统治者的重视?这件冤案的特殊之处在哪?

杨乃武和小白菜都是杭州余杭的,他们俩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杨乃武和小白菜的确暗生情愫,但是并没有做出出格之举。另一种声音是小白菜是杨乃武家的帮佣,杨乃武对小白菜并没有男女之情。

所以说,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是真实的,杨乃武和小白菜通奸杀人的罪名是不成立的。小白菜和杨乃武是清清白白、光明正大的关系,他们被人诬陷是肯定要不停上诉的。所以便产生了当时轰动整个大清的冤案。

杨乃武是当地十分有名的举人,在古时候举人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因为举人是指已经通过考试,没有通过面试获得官职的人。换一种说法就是指举人指比有官职的人低一等级,所以说举人在百姓眼中是很高大的,普通人看到举人都会尊称一声“举人老爷”。

古代等级制度十分严格,分为士农工商。读书人是最受重视的那一群人,普通老百姓为了供出一个读书人,全家人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了跨越等级,商人也会为了谋得一官半职捐出自己的大半家产,所以足以见得读书人在大家眼中非同一般的地位。

杨乃武不仅是一个读书人,家境也是非常优渥,所以在余杭地界也是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和号召力。小白菜原名毕秀姑,为什么被人称为小白菜呢?原因是有人说毕秀姑的衣着打扮很像是一棵白菜,常常是下衣穿绿色裤子,上衣是穿白色的。长相也是清丽,属于小家碧玉的类型,远远超过众多农家女。

小白菜的丈夫也是杨乃武家的帮工,但是丈夫葛品连在做工时总是会听到杨乃武和自己妻子的闲话,便十分恼怒。自己妻子那俏丽的面庞也让葛品连觉得愤怒,都是这张脸才传出了“杨吃白菜”的闲话,让自己被迫带上了一顶绿帽子。

后来闲话愈演愈烈,影响了小白菜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婆婆对于这件事也是对小白菜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后来他们一家子人便搬出了杨乃武的家。本以为这些影响恶劣的闲言碎语就会随着时间慢慢消散了,可是事情往往不能如自己所愿,小白菜的丈夫死了。

葛品连的死亡将这件事推向了高潮,本来就是一些谣言,但是因为年轻力壮的丈夫的死亡让小白菜背上了谋害亲夫的罪名。小白菜的婆婆是十分不能接受自己儿子的去世,便想起来在杨乃武家做工时那些婆娘们说的话,怀疑是小白菜和杨乃武一起谋害了自己的儿子,立即去县衙报了案。

当地的知县名叫刘锡同,曾经和杨乃武有一些过节。杨乃武因为自己在当地的号召力,曾经举报知县刘锡同贪污受贿,联合了当地许多人,让刘锡同断了财路。所以刘锡同一直是怀恨在心的,只是迫于没有找到机会。于是小白菜婆婆的报案,让刘锡同十分惊喜,便立即带了工作去验尸。

古时候裴作验尸时的银针需要用皂荚水洗净后方可验毒,但是当时仵作可能是感受到了刘锡同的急迫,便直接插入了尸体,银针变黑了。刘锡同便即刻将小白菜关入大牢候审。验出葛品连的死亡是中毒,周围的百姓也确信了杨乃武和小白菜有染。

因为杨乃武还有一层举人身份无法严刑逼供,刘锡同便立即上报希望接触其举人身份,方便逼供。牢房里的酷刑是极度残忍的,更何况杨乃武和刘锡同之间是存在仇恨的,所以他们在牢房里的日子是苦不堪言的。

小白菜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遭受了许多残忍又诋毁女性的酷刑,其中最残忍的便是将熔融好的金属热浆直接浇向小白菜的后背。在严刑拷打下,小白菜被迫承认了罪责,按照刘锡同给好的说辞,说是自己伙同奸夫杨乃武买了一包砒霜放在了汤药中,毒死了丈夫葛品连。

总结:可是杨乃武却是咬紧牙关死不承认,因其当地的影响力,许多人也为他们证明清白。他们两人的案件也被刊登在了申报上,流传到了全国各地。当时许多人只是知道这件事,并没有见过杨乃武和小白菜到底长什么样子,后来还是法国一名记者将他们照片拍下来并刊登在申报上。

随着事情的逐渐发酵,也惊动了当时大清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涉及到统治者便不再是一桩通奸谋杀案,慈禧太后有心削弱当时曾国藩统领的湘军实力,便严查了此事。甚至做到了开棺验尸的地步,最后证明葛品连并非被毒死,而是病逝。冤案得以昭雪,两个人的结局并不圆满,小白菜当了尼姑,杨乃武失去了举人身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